初心50城|成都全力建设公园城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成都初心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电话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发自四川成都
盛夏来临,距离成都市区几十公里外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仍有一丝凉意,风景秀丽,站在丹景台观景平台举目远眺,远处是连绵起伏山丘与三岔湖的粼粼波光,美不胜收。
2020年4月1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园区建成放开,每逢周末与假期,当地市民与游客纷纷驱车到此,白天在林间树荫的绿道散步,夜晚干脆带着帐篷在此扎营,仰望星空,远眺远处城市的灯火阑珊。
最让游客惊艳的是那栋耸立于山顶的“城市之眼”——丹景台,它有四川省内最富现代与未来科技感的自然展览馆,集规划、科普与自然教学于一体,巧妙的将智能互动、声光电与自然奥秘相结合,向观者极富想象力与沉浸式体验。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已成为成都市民游客的打卡胜地。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摄
“这里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胜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展览馆负责人张小露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作为成都“城市绿心”,该公园承担涵养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空间与引领城市给东延伸发展的使命。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部分景观充分采用英国生态景观大师詹姆斯·希契莫夫先生的“低成本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尽量做到山味野趣、四季有景与低成本运维。
最决定因素的龙泉山只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壹个缩影,分布在城市各个角度的公园已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市民生活。
“怎么让成都市民的生活节拍慢下来,跟自然亲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全面管理部部长邓云木对澎湃新闻称。
成都已基本实现“离家即是公园”的城市治理目标。
当前,成都正在进行一场浩浩荡荡的治理实践——怎么将公园城市建设与生活场景、新经济形态有机结合,从而为中国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样本。
公园城市和中国方案
“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态到业态,从生产方法到生活方法,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正在形成一份独特的方案。”四川农业大学城乡规划系副主任万将军称,场景营造既能迎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标准,也符合生态价值的转化逻辑。
2020年3月31日,成都给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与1000个“新产品”,而所谓“新场景”与“新产品”的载体多为公园、绿道与景观。
从“城市公园”更新为“公园城市”,成都主政者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成都一直在寻找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途径。”万将军说。
据《四川日报》报道称,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建设综合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
为实现上述目标,成都提出建设“五个城市”、“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划分与部署,并推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成都此举只为从“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城市格局。
成都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首提之地。
据人民网报道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非常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征,把生态价值思考进去,卖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放开经济高地。
两个月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挂牌,这意味着天府新区的公园城市建设有了体制保障。
天府新区提出远大的目标:至2050年,天府新区全域建成中国的公园城市经典区,公园城市理论与实践上升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规律与新范本。
怎么建设公园城市,既没对标城市,更无现成经验。,但面对中央赋予的最新城市使命,成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在先行先试中,成都已经开创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制订全国首个公园社区规划导则《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导则》;发布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
2018年7月13日,《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开,这为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做出了明确的SLG布局与时间节点——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玩法;到本世纪中叶,综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组织聘请相关院士、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对公园城市的含义、价值转化与发展指数进行专题研究,举办公园城市论坛,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2018年10月11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他在文中指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需要深刻认识公园城市的科学含义,准确把握公园城市的时代价值。
“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给转给生活导给,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取感。”范锐平撰文称。
这篇文章等于于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定下基调,他还明确成都园林城市建设更深刻的价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情商与中国方案。”
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园城市建设运动就此启幕。
根据《川观新闻》2019年4月18日报道称,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公园建设管理处对外公开,3到5年时间,成都将陆续建成100个城市公园。
这也足见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上的决心与意志。
“城市绿心”的长期价值
治城先治山,作为“城市绿心”龙泉山举足轻重,它既能守住成都的生态底线,还能突破传统的盆地限制。
“这是壹个久久为功的项目,建设面积广,跨度时间长。”邓云木说,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职责就是负责龙泉山脉成都段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建设。
成都市委、市政府还及时制定《关于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意见》;市人大出台《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编制形成公园总体规划。
根据规划,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总体定位是“世界级城市绿心、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欢的生态乐园”
很显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生周期非常漫长,短时间难以看见成效。”邓云木说,摆在眼前首要任务就是生态植被恢复,近几年已累计实现增绿增景14万亩,常年管护生态公益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2016年底的54%,提高至2020年底的59%。
根据《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规定,确保公园开发强度控制在15%以下,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85%以上;计划2030年前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实现增绿增景56.6万亩。
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率先行动起来。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直机关、高等院校、公司与金融机构共300家单位,约20万名党员干部职工,完成义务植树面积超过1.4万亩,捐款4900余万元。。
不仅如此,由于担忧生态环境容量与人口承载能力,当地政府采用“生态上山、人房下山”的守则,实施“减人减房”。
根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减人减房专项规划》所提目标:计划到2035年将腾挪20多万亩植绿空间。
怎么进行适度的开发呢?这又是一道难题。
“由于大家对龙泉城市森林公园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绿心与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因此大家是面给全球征集的设计方案。”邓云木说,还聘请11位国产外最高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借全球之智,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城市绿心”。
2018年7月9日发布公告,总共收到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13个国家60家联合体共102个法人实体报名。
经严格评审,最终确定由英国LDA设计咨询企业、詹姆斯·希契莫夫设计和管理企业、格雷姆肖建筑企业联合体,会同其余两家优胜咨询机构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国土地籍事务中心等技术单位通力合作。
历时一年,最终形成以多元场景营造为途径的规划成果。
这套设计方案充分使用山地郊野的自然风景,并把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深丘峡谷、花海林麓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旅游环线、环山轨道与半山游道,正将绿道、沱江、客家、古驿站与文化长廊打通。
2020年4月1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景区对外放开,这是首个具有演示意义项目,成片绿植让人置身于奇幻森林,周边蜿蜒的绿道两旁,各色雏菊葱茏茂密,墨西哥紫绒鼠尾草成片盛放,粉黛乱子草与百子莲也零星点缀。
最醒目的丹景台展览馆坐落于顶尖处,橘红色线条层层包裹住透明玻璃,沿着绿道登临丹景台顶,天府奥体公园、三岔湖与天府国际机场等建设尽收眼底。
“按照规划,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综合建成后,森林覆盖率将达到70.5%以上,让全市人均增加10平方米净森林;提高8.4亿立方米的蓄水能力;每年固碳31万吨,释放氧气23万吨。”邓云木说,当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部分基础设施完成后,源源不断有游客与市民前往。
“2020年4月到现在园区已接待2407935人次,接待共计1041个考察学习团队。”张小露称。
不仅丹景台景区放开,当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还从北到南打造形成了云顶牧场、我的田园、宝仓湾、狮子宝、新希望种子乐园等多个景区。
“大家都会深入研究生态价值转化,不仅要修建公园,还能推动当地经济。”邓云木说,所建成的景区经常会举办赛事、音乐与艺术节,曾经的农家院变成民宿。
“周末民宿都住满客人,通往龙泉山的道路还经常堵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称,伴随龙泉山的修复、治理与建设,引入绿色、低碳的产业也是当务之急。
2020年9月27日,举办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投资推介活动主题,涉及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与文化创意等重点发展产业。比如总投资125亿元、总规模56.6万亩的“成都公园城市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也作为四川省首个林业PPP项目,已完成项目入库,社会资本采购开评标与合同体系谈判工作,计划年内启动建设;成功申报中央预算支持国土绿化试点演示项目,坚持科学绿化,建设高质量人工造林,人工纯林退化林修复,森林生态价值转化的演示样板。
“大家对引入公园的招商引资项目是有负面清单的,部分项目绝对不准入。”邓云木说。
城市升级和场景营造
5月初,天气晴朗,位于成都成华区的北湖生态公园风景如画,一阵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泛起褶皱,不少人沿着亲水步道、散步、闲逛与运动,北湖生态公园的绿化面积近3000亩,目前也是成都市主城区最大人工湖泊与与生态湖区。
成都成华区北湖公园,总共投资了2.84亿元。 成华区城市升级局 供图
“大家总共投资了2.84亿元。”成都市成华区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升级局(以下简称:成华区城市升级局)规划发展科一位工作人员给澎湃新闻说明称,2019年6月30日,北湖生态公园所有建成并对外放开,作为面给世界、体验熊猫和禅意文化窗口。
“大家的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的升级改造需要有机统一。”成华区城市升级局副局长徐辉对澎湃新闻称,成华区拥有悠久的工业史,低效工业仓储用地与老旧小区存量还相对大,故此在公园城市建设思路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有所不同。
“大家须用城市升级重塑城市形态、再造传统业态、传承历史文脉、美化生态环境。”徐辉说。
成都成华区北湖生态公园,吸引无数市民到此散步、闲逛与运动。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摄
2019年3月7号,成都市成华区城市升级局正式挂牌,并着手编制行动计划。由于成华区占地总面积为110.6平方公里,城市升级与投资体量任务不轻。
近年来,成华区已建成投用北湖生态公园、沙河城市公园、圣灯公园、杉板桥公园与二仙桥公园等市政公园,市政公园数量由16个增加30个,形成“30个市政公园、总计5000亩”城市公园;完成城区级及社区级绿道231公里,居五城区前列;建成长天路小游园、八里庄小游园、青龙立交桥小游园、滑板公园等小游园微绿地50个,总面积34.3万平方米,包括正在修建中的杨柳公园,面积也高达600余亩。
“大家全域谋划了50个城市升级单元,占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初步估算投资将会超过3000亿元。”徐辉称。危旧房棚户区、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与文旅特色街区打造成为首要目标。
作为城市升级的明星样板——东郊记忆音乐公园已是成都文化创意、旅游与时尚地标,该公园占地282亩,由成都传媒集团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精心改建而成。
“大家的文化调性与风格,由于不少音乐、戏剧与艺术研究机构的入驻,自然吸引了年轻人到此工作与休闲旅游。”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企业一位负责人对澎湃新闻称,该企业是东郊记忆音乐公园的运营商。
东郊记忆之于成都的影响力与效应,等于于北京798艺术区。
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作为城市升级的明星样板 东郊记忆 供图
上述负责人说明称,由于改造过程中,东郊记忆结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下塔吉尔宪章》的指南精神与德国鲁尔区改造经验,对原红光电子管厂区内充满情感记忆的苏式红砖厂房、具有工业符号的烟囱管廊等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性改造,营造了兼具怀旧与时尚气息的文化艺术氛围,延续着城市的工业和文化史。
这极大吸引了数字音乐、新媒体、展览演艺、创意设计、教学培训、酒店餐饮、购物零售、娱乐体验与金融服务等上百家公司入驻,数千名员工,谷歌、大疆无人机与太平洋网络等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入驻。
东郊记忆已是成都文化创意、旅游与时尚地标,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东郊记忆 供图
“开园到现在,大家总共接待了中外游客4800万余人次。”该负责人称,每年这里都会举办文化探讨活动主题超过千场,极大推动成都文化艺术演出与会展市场,获取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伴随东郊记忆声名鹊起,周边的社区与业态更是“水涨船高”。
站在成华区委、区政府的角度,怎么借鉴东郊记忆的成功经验,用公园城市建设的思维复兴老旧工厂,如今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课题。
“红仓·最佳文创公园”前身是医药公司的库房,经改造成兼具复古工业风格的文创产业园区。2017年11月,最佳世界控股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约,决定利用该企业在游戏、影视、电竞等相产业经验来打造场景,成为该企业在成都落地的首个文创公园。
“目前已入驻20多家企业了,今年很多公司也都喜爱在这样的场景办公。”最佳文创公园一位物业管理人员对澎湃新闻称。
近年来,场景营造是成都公园城市绿道建设体系中最真贵的实践,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创新打造特色街区、公园生态游憩等场景释放消费潜力。
不仅是旧工厂,老旧街区也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成都倾力打造的天府锦城项目规划“八街九坊十景”,猛追湾位列其中,它曾是成都市井生活的记忆标签,老茶楼、川剧院、游泳池、钵钵鸡与国营厂,如今却转变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文旅IP。
澎湃新闻实地探访猛追湾市民休闲区一期项目时发现,从高塔灯光秀到光影长廊,从室内自然博物馆到金融博物馆,从轻食主义街区到滨河商业街,这里已变成放开的休闲消费体验的新场景,经历馆、网红书店、共享办公与剧社茶馆,应有尽有。
“这是大家针对猛追湾街区文化、地理与业态充分调研后,最终向出的创意与改建方案。”万科(成都)公司有限企业一位该项目负责人对澎湃新闻称,上述项目由该公司全程参加实施与运营。
“大家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用街区的文化历史和今年吸引年轻人,没想到效果很好,这介绍大家对猛追湾的定位与判断是没问题的。”上述项目负责人称。
根据成华区城市升级局公开的“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显示,2021年,成华区将完工3个市政公园,10个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同时全力推进40个老旧院落改造,此外还要建设新华坊、石油路、青龙新街口、好客客家、滨江东里潮趣、都市熊猫村文旅、万象城等13个特色街区。
这又是壹个庞大的建设计划。
“大家每单人都面临很大的压力,无论是项目,还是资金方面都是如此。”成华区城市升级局一位工作人员称。
责任编辑:钟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