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徽章升级啦,速速来看 武汉市的市徽
前言:
当前看官们对“王者荣耀城市徽章达到四级要多长时间”大概相对看重,看官们都需要了解一些“王者荣耀城市徽章达到四级要多长时间”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王者荣耀城市徽章达到四级要多长时间””的相关姿势,希望看官们能喜爱,各位老铁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江滩的晚风和热干面
这是武汉初印象
秀丽风景看不够?
啥子!街道处惊现两栋黄鹤楼
武大学子到底用了啥子样的魔法
实现梦幻同框
跟上珞珞珈珈的脚步
一起揭开“城市徽章”的秘密
向你递上“文化名片”
“我还是首次见到这种井盖。”平日常走的道路上突然长出了新“地”标,过路的许多市民都被吸引回来,一边拍照一边感叹:“这井盖上的长江大桥和现实呼应,照片拍出来很有意义啊!”
在二十多个地方悄悄登场,惊艳公开了,第一批井盖火成了明星——它们是“汉水的城市徽章”系列井盖。2021年8月,基于中国水协“井盖文化征选活动主题”,武汉市水务集团诚邀武汉大学联合设计新型井盖。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师生接手了此次项目,让灵动的设计,从图纸上站起来,离不开团队背后的精雕细琢。
设计系统图
暑假期间,团队的沟通主要依靠网络联动。前期,同学们需要多方调研,以获取不同类型的设计灵感。“疫情居家,我一边在网上收集资料一边询问武汉本地的兄弟。”19级产品设计专业的黄西谢里是负责设计“红色印记”系列井盖的同学,翻阅了许多历史资料,从宋庆龄故居到红楼,走过首义广场和辛亥革命博物馆,独特的外观设计和设置向了他启迪,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也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红是革命留下的颜色,亦是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的颜色。
设计草图
19级环境设计专业的刘维森是负责“增值服务”类设计的同学,城市里别样的建筑向了他一记狠狠安利:“在探寻啤酒博物馆时,建筑形式特别现代与新颖,把游客当成精酿啤酒的原料分子,这种设计理念瞬间就吸引到了我。”
走出互联网,19级产品设计专业的龙骞骞还结合了线下调研的形式。去各个地方“打卡”,从头构建起对武汉的美学认知,力求将设计的真正感表现到极致。
初版设计图
把理念变成现实,还需要思考很多实际问题。19级产品设计专业的许愿说:“大家想把地标的文化特色和传统纹样、装饰画元素结合,线条、形式感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井盖的尺寸标准?施工的难度?配色和图案的辨识度?顾及的方给越综合,对设计者的标准也更进一步。“关于东风集团的设计,初稿时为了体现现代感和科技感,强调汽车行驶的动势,在周围建筑描绘了街道,有一种赛博朋克的感觉。”对于这幅改动最多的作品,刘维森给大家说明到:“但是最后思考要突出东风集团,所以把企业大楼放入画面中,变成了定稿的样子。”
井盖成图
江城一带,傍水而生。为了将武汉的知名地标们串联起来,龙骞骞挑选了水纹样式。在流动的纹样中窥见人们的生产生活,每一处历史都和水息息相关。
伶俐的井盖,会讲经历
在路上一同长出的,不仅仅是色彩鲜艳的井盖,还有一段段立体的建筑经历。“汉水”系列的文化井盖,每壹个都设计了独立二维码,只要路过的行人用手机扫描,就可以看到图案背后的人文渊源。
“在井盖中融入二维码,是大家团队从事同类型文创设计的一贯做法。”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邓俊教授是此次项目的领头人,在此之前还带领团队为昙华林设计了数字文创地图等。“扫描二维码可以增加信息量,从而增强人和产品的交互性。”
昙华林数字文创地图
早在2016年,团队设计的 “武汉大学主教文创纪念品”也用到了这种方式。作品取材自工学部主教残片,每壹个纪念品也都有独立的二维码。它们被收藏在校档案馆,承载着过去的岁月,在智能化的方法下重现。
武汉大学主教文创纪念品
井盖二维码带向行人惊喜的同时,也向维修人员带去了便利。前来检查的水务工作者,只要通过专业软件扫描,就能查询到各个井盖的设备状况和管道设施情况。更新过后的井盖,除了担任导游的职务,还能自我防御。“大家预期在井盖上面增加壹个黑匣子,如果被移动或者变形,它都可以进行报警。”
初心也很美
美的不仅是设计,还有背后的初心。向作品赋予生命,这背后离不开城市设计学院以“美育”为代表的多维培养理念。“这次为武汉设计‘城市徽章’,实际上也是师生在课外的联合创作,是课堂育人的延伸”,邓俊教授说。学生们出色的专业能力,也在一次次科创训练上得到了验证。
“我希望能从设计的角度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邓俊教授始终怀着这样的热忱,在传授姿势的同时,传递文化价值,不断挖掘设计的精神含义。在井盖的设计项目中,讲好武汉经历的初心始终如一,贯穿着整个实践周期,也点亮了每一位设计者的热情。
设计团队(左起:黄西谢里 刘维森 邓俊 龙骞骞 许愿)
“这是一场穿梭时空的对话。”龙骞骞忍不住感叹道。小小的井盖不仅是一张城市名片,也是一枚荣光的徽章,把武汉深厚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让朝气蓬勃、积极给上的精神熠熠生辉。
“我希望能让红色精神有更好的传播”,回顾这段历史,黄西谢里总是十分动情:“武汉承载着特别深刻厚重的红色文化,我希望人们在此处偶然望见时,能感受到这种革命精神。”
不同于对过往的描绘,刘维森则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当下:“因为自己负责的是公司集团的部分,希望能让人们意识到这些公司也在为武汉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如果这些细微的设计能够向公司员工带来一种归属感,我也很满足了。”
一座城市,有经历交织
一份设计,让岁月升温
“文化名片”的背后
刻着武汉的风景
镀着光辉的人文
未来的武汉经历
还等你去发现,去叙述
(来源:武汉大学)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